当前位置 > 首页 >详细页面
    联系我们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

    联系:梅博威

    手机:

    电话:

    邮箱:meibowei@163.com

    小程序

    武汉春节舞狮,您需要的我们都有!

    2024-02-13 11:44:01 425次浏览
    价 格:面议

    舞狮传说 民间舞狮虽然历史悠久,但这门艺术的起源却是众说纷纭。 鉴赏家翻遍书籍后,只能从各种记录中认识到一些线索,其中包括各种传说。 有人认为舞狮的技艺来源于西凉的“蒙面戏”,也有人认为舞狮起源于5世纪的军队,后来才传入民间。 两种说法都有自己的依据,今天很难判断它们的对错。 汉代起源说 关于舞狮的记载早见于《约翰志》,其中提到“象人”。根据三国魏国人孟康的说法,“象人”是一个玩鱼、虾和狮子的艺术家。 可以看出三国时有舞狮。 相传汉章帝在位期间,西域大月国向汉朝进贡,使者扬言如果有人能驯服狮子,就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就断绝外交关系。 大岳家的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个人训练狮子,但都没有成功。 后来金狮疯狂出击,被朝廷杀死。为了逃避张皇帝的惩罚,朝廷剥了狮子的皮,兄弟俩装扮成金狮,一人戏弄,引起了舞蹈。这不仅欺骗了大月氏的使者,也让张皇帝信以为真。 后来,汉宫出来了。人们认为舞狮是国家荣耀和好运的象征,所以他们模仿狮子,表演舞狮。 从那以后,舞狮开始流行起来。 北魏起源论舞狮在南北朝时期也很受人们的欢迎。 北魏时期,北匈奴入侵并反叛。 他们专门雕刻木制狮头,用金丝麻缝成狮身,并派好的舞蹈演员向北魏进贡。他们打算在舞狮的时候刺杀魏帝。幸运的是,他们在退出前被忠诚的官员识破了。 但北魏皇帝酷爱舞狮,下令模仿,舞狮流传后世。

    舞龙俗称舞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 [1] 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龙,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节时也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民俗文化。

    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舞狮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龙灯的动作有"龙摆尾"、"金龙蟠玉柱"等。龙灯多在节日之夜舞弄,有些地区还同时施放烟火、爆竹,在鼓、锣、钹、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下,显得气势更加雄伟、舞姿更加生动。布龙也称打龙。它和龙灯稍有不同,节内不燃烛,一般长10多节。舞弄起来,左耸右伏,九曲十回,时缓时急,蜿蜒翻腾。布龙的特点是动作快、幅度大、舞姿轻捷矫健,多由两条布龙一起表演"二龙抢球"。布龙的动作有"金龙喷水"、"雪花盖顶"、"白鹤展翅"、"双跳龙门"等。

    草龙主要流行于南方各地。龙用稻草、青或柳枝等扎成。有的地方还在龙身上插满香火,所以也称香花龙。一般于农历五月和六月间的夜晚舞这种龙,舞起来星光闪闪。过去闹虫灾时多舞草龙;有的地方在祈雨时舞弄,并向龙泼水,故又称水龙。

    舞龙的创造和流传是全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一部分,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所喜爱。 灯节中的花灯种类繁多,诸如花卉、虫鸟、百兽,应有尽有,唯其中特出而又巨大的,则数“龙灯”。

    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信仰 ,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 ,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舞龙的习俗在海外华人那里得到了发扬和光大。每逢中国人的汉族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 , 他们就会耍起龙灯 , 呈现出一片浓浓的东方气概。" 耍龙灯 " 在汉代民间已相当普遍了。唐、宋时期的 " 社火 "、" 舞队 " 表演中 , 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 [9]

    今俗新年有“闹龙灯”之戏。闹龙灯就是“掉龙灯”,因龙灯长巨且重,锣鼓声中昂首摆尾,蜿蜒游走,非数十多壮汉,举竿来回奔走,不足以操御。“掉”是摇摆,作动词解,也就是“舞龙”。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无评论,沙发等着你!
    被浏览过 2906639 次     店铺编号8843548     网店登录     免费注册     技术支持:炒米网     专属客服:孙翠翠    

    15

    回到顶部